阿拉善电业局厢根达来输变电工程投运

发布时间:2020-09-21

来源:陕西库柏森源电气有限公司

“您好,我是厢根达来110千伏变电站主值班员马宇平,润厢线153断路器重合闸已投入运行。” 11月14日深夜,随着该局运行人员后一次回令结束,公司2019年扶贫项目、阿拉善盟重点建设工程厢根达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比工程里程碑提前一天完成投运。

披荆斩棘 提供“零距离”电力保障

阿拉善盟厢根达来地区位于阿拉善左旗南部,厢根达来110千伏变电站占地面积0.8公顷,工程总投资3666万元。目前建有40兆伏安主变1台,110千伏出线2回,10千伏出线12回。

据该局工程建设处康小义介绍,厢根达来地区共有厂矿14家,其中10家由宁夏青铜峡市供电公司供电,用电负荷约1.5万千瓦,供电可靠性差,且电价和基本容量电费较高。同时该地区有两个嘎查、部分牧户未通网电,厢根达来11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和投运,优化了厢根达来地区周边电网网架结构,提高了电网发展适应能力。不仅可以收回营业区,还可以满足该地区的厂矿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,提高该区域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,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“零距离”电力保障。

攻坚克难 实现“零违章”工程现场

阿拉善电业局积与公司、政府部门沟通,在2017年12月取得该项目的立项,多次配合政府召开工程推进会,积落实工作任务、责任和时间节点。

该工程2018年10月15日全面开工,施工期间,多点、多、多分包单位作业,对工程管理提出要求。项目经理积与各分包单位沟通、协调,作业面划分科学、人员安排合理、工作衔接流畅。项目部严抓安全管理,定时定点召开班前班后会,全力施工安全,实现“零违章”工程现场。

厢根达来地区地处戈壁,常年干旱缺水,风沙肆虐,气候恶劣,“每年刮两次风,一次刮半年。”这是当地人不能说的秘密。对于前期奔赴驻扎工程现场的基建人员来说,他们不仅要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,还要完成大量的基建现场跟踪验收以及资料整理收集,组织协调沟通等相关事宜,同时要克服简陋的起居饮食条件。“一入工地深似海,从此假期是路人”是基建人员相互调侃、应对单调生活的谈笑话语。

自进驻工程现场至今,平均每月休假时间不到两天,没有直饮水,没有新鲜食物,没有网络,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,有的只是扎根于此的埋头骨干。“我们平时住的是板房,结构简单,墙体单薄。有一晚,睡梦中,只听见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动,惊魂未定,出门一看,旁边厨房的房顶被大风掀开,夹芯板散落一地,风呼啸的怒吼着……”参与前期介入的工程建设处90后小伙儿胡晨满脸心酸的回忆着。

经过371天的连续奋战,工程建设人员夜以继日,战严寒斗酷暑,顽强拼博,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,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,以实际行动谱写了电网建设的新篇章,在阿拉善电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各司其责 “零缺陷”投入运行

为本次厢根达来110千伏变电站及早投运,阿拉善电业局高度重视。按照“早安排、早布置、早准备”的原则,从10月开始,对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筹划,调动精兵强将,增派各人员进驻厢根达来变现场,开始保护调试,远动信号核对,土建、消防、防误闭锁装置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细致验收。

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的吴文博,全程负责投运前设备验收检查工作。在他合理的安排和部署下,各项工作进行得快速而不失条理。他与验收的工作人员一起忙里忙外,奔波在站内的各个角落。

李金徽,该局修试管理处技术员,作为该处的“设备验收小王子”,至今已经参与大大小小的验收20余次。这样的工作他早已了然于胸,但是每一次验收他依旧怀着一颗初心,事无巨细。他严格把控室外设备区的隔离开关、断路器、穿墙套管、母线及绝缘子和室内开关柜的验收工作。在验收缺陷记录本上,一条条缺陷记录,一项项整改措施,一道道消缺记录,无不体现一位检修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对电网建设的热忱之情。

面对这样一场时间跨度长、设备情况复杂、技术要求全面的攻坚战,该局职工发扬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,采取高标准、严要求的工作态度,“零缺陷”一次投运成功。

“916 1号站用变投入保护。”11月14日10点59分,随着调度员现场的个调令正式拉开了投运工作的序幕,不足100平方米的主控室顿时处处充盈着紧张而激动的气息。

这一天是漫长的,各项投运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始着。主控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,接令、写操作票、模拟操作、核对间隔、复诵、检查……运行人员不停的穿梭于变电站一、二次设备之间,各人员随时待命,及时提供技术支持。直至凌晨23时53分,运行人员合上102断路器,2号主变发出连续均匀的嗡嗡声,标志着该局第25座11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运。经过14小时的连续奋战,该局顺利完成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。

相关新闻